close

  本報特約評論員薑泓冰
  中國社會已經走過初級溫飽,在奔小康了。中國的家長填報志願時能否走出重“薪”輕“人”的心態;中國的教育,能否及早補上職業教育、自我認知這一課?
  雖然不喜歡國內一些指標看不分明、數據未必準確的大學排行榜,但每到高考填報志願的當口,還真是常常想:幸好有排行榜,可以讓考生家長們從紛繁無序的信息中,抓住一點點直觀的依據。
  細論起來,高考只是學子邁向大學的第一步。眼下這段日子,各省份陸續發佈錄取分數,才是不少家長和考生心裡七上八下的時光——要知道,每年都會有“幸運兒”緊踩著分數線躋身名校,也有人因為志願填報不當跌落一個層級。
  於是,最近這段時間,跟大學教育搭邊兒的人士往往會收到家長朋友的緊急詢問:“哪所學校好?哪個專業好就業?”“薪酬最高的職業排行榜”們,也都擠在這個時段問世。
  然而,無論是排行榜還是陌生專家,甚或家長本人,在決定一個年輕人未來職業乃至人生走向的關鍵時候,做得再好,考慮得再縝密,也不過是個“越俎代庖”的越界者。以看似精明世故、充滿關愛的立場,做著跟風逐熱的盲目之舉,惟獨忘記了年輕人自己的興趣、志向與特長。
  國內某知名高校曾透露,每年該校自主招生及高考招生中,一大半高分考生的“理想專業”是金融。面試時,多數學生未必顯示出對金融業的瞭解與興奮,多半會老老實實說是“父母替我決定的”。
  中國的父母習慣替兒女做主,以“為了你好”的名義。其中一個原因是,我們的家庭與中小學教育體系中間,一直缺少“瞭解職業”和“認識自我”這兩個環節。大多數中國學生在一種“兩耳不聞窗外事,一心只讀聖賢書”的教育模式里被呵護著長大,在幼童乃至少年時代,我們很少會放縱孩子去參加簡單勞動,體驗諸如清潔工、廚師、木匠之類職業手藝;從小學到大學,學校訓練孩子學會了各種寫作文的套路,卻很少訓練他們如何認識自我、表達自我。如此,到了18歲,他們中的多數人,能夠不假思索地給一張張考卷填上標準答案,卻除了“考個好大學”“當狀元”外,很少有其他理想,更難有自我選擇和決定的能力。
  這恰恰是歐美教育中最值得我們學習之處。比如,美國大學的招生過程,幾乎就是讓一個少年認清自我、打磨理想的經過。
  朋友的女兒辦出國留學,父母外語水平不足以包辦代替,申請學校的過程基本由女孩自主完成,每申報一所學校都要寫文章,介紹自己的特長、興趣、經歷,闡述申請該校、某專業的原因。寫作、修改、申請,反覆往來,女孩感慨說,“這幾個月,讓我真正瞭解了自己想要什麼”。
  大學的專業與未來職業關聯度不小,偏偏大學教育又存在滯後性。無數例子證明,入學時熱門的專業,4年後或許會難以就業。即使是身在名校、畢業拿高薪,過著外人羡慕的生活,但若並非自己所長、所好,無法享受專業學習和職業樂趣,同樣算不得“成功”。眼下,國內大學的應對之策,似乎只能是盡可能減少專業細分,實行大類招生,避免家長代孩子填志願時只能“外行看熱鬧”,也讓學生進入大學後有機會重新選擇。
  中國社會已經走過初級溫飽,在奔小康了。中國的家長填報志願時能否走出重“薪”輕“人”的心態;中國的教育,能否及早補上職業教育、自我認知這一課?因為,喜歡和適合的,就是好專業、好大學、好職場。  (原標題:志願填報無志何以如願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j03bjieb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